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武汉重启以来体量最大还建房正式交 光谷3300多户原住民喜迎新居
发布时间:2020-06-18 浏览:600

保民生、促发展,提升群众幸福感。618日,总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的龙泉还建社区(二期)在东湖高新区正式交房,3300多户还建农民喜迎新居,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后,武汉市重启以来交付体量最大的还建安置房。

龙泉还建社区(二期)位于光谷中华科技产业园,凤凰山下、牛山湖畔,凤莲大道以北、中华大道以西,由21栋高层住宅楼、2所幼儿园、商业体、社区工作服务用房、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配套公共建筑组成,规划总用地面积16.7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4.6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5.72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8.93万平方米,容积率2.74,建筑密度17.15%,绿化率35.03%

该项目建设单位为武汉高科集团旗下高农集团所属光谷中华科技园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共分东、南、西三个区,其中南区8栋高层、共1081户,于20156月进场施工;东区8栋高层、共1412户,西区5栋高层、共844户,于201611月进场施工。

满足龙泉街原住民及牛山湖破垸分洪群众安置需求

“住进现代化的小区,很激动。”拿到新房的退役军人王勤发说,以前当地老百姓的居住条件不完善,土屋瓦房,没有天然气,如今告别平房搬进楼房,生活配套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家都很高兴。

龙泉还建社区作为目前光谷中华科技产业园区域内最大的集中还建安置项目,是东湖高新区重要的民生工程,主要为了满足龙泉街及周边住民的还建需求,同时也是为了解决牛山湖破垸分洪后当地群众的安置问题。

20113月,国务院侨办批复支持在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设立“中华科技产业园”(简称中华园),作为“华创会”签约项目的主要承载地。中华园位于光谷南部龙泉、滨湖两个街道。随着光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华园建设不断提速。为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改善城市布局和城市环境,服务和保障中华园发展建设,当地原住民让出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

另外,20167月,因梁子湖流域遭受连续4轮强降雨袭击,长时间高水位运行,堤坝险情不断、险象环生,溃决风险不断加大为了确保湖泊水位尽快降到安全线以内,政府对梁子湖流域的牛山湖大堤进行了破垸分洪。而分洪移民的永久安置点即位于中华科技产业园。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影响,为了尽快将龙泉还建社区建成交付,满足龙泉街原住民和牛山湖转移居民的安置需求,建设单位全力克服用工短缺、资金紧张、产业链复工不平衡不充分等困难,坚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两手抓,在龙泉街道办的大力支持下,稳妥有序地做好交房各项准备工作。此次龙泉还建社区(二期)也是自新冠肺炎疫情后,武汉重启以来交付体量最大的还建安置房。

配套完善、居住安全,媲美商品房

“城里小区有的,我们全有。”何良旭是土生土长的龙泉人,大学毕业后回到龙泉街从事教师工作、报效家乡,看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感慨万千。

为了让安置老百姓住上舒适放心房,龙泉还建社区二期建设和设计都对标商品房。社区建筑密度仅17.15%,容积率2.74,楼间距大部分都达到45米以上,建筑朝向以南北向为主,既保证了良好的日照、通风、采光和消防要求,又使住宅与自然景观间保持良好的视觉效果

社区内燃气、通讯、光纤等全部入户,还配置有商业综合体文化活动站、物业管理用房、便民服务、运动场,完善的配套设施,保障了居民的文化娱乐、休闲健身、生活、购物等基本需求。

小区房屋外窗玻璃全部采用双层低辐射玻璃,具有优异的隔热效果和良好的透光性。楼板外墙均设置有保温层,制冷采暖能耗大大优于传统建筑。特别是楼板的保温层,不仅能保温还能降噪,可减少楼上楼下的矛盾。小区电梯精选一线品牌,并配有降噪隔音板,电梯运行过程平稳安静。为减少来往车辆对临街建筑的噪声影响,特地在小区围墙外分别设置了30米和15米宽的绿化带。

社区共设停车位2533个,其中地上254个、地下2279个;建有开阔的内部休闲绿地,自由安全的步行系统,人行、车行交通流线明确,通过路网分级和景观系统,营造构建了多层次的社区生活空间形态,社区居民不论是步行还是行车都方便、快捷、安全。

为解决还建房小区普遍存在的居住人员混杂、流动人口多、高空抛物频发、取证难等问题,龙泉社区在设置出入口、电梯、路口监控的基础上,每栋住宅均设置了防高空抛物监控摄像头,切实保障小区居民安全。

社区居民可在家门口上学、就医

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后,医疗卫生设施显得尤为重要,龙泉还建社区设有现代化的卫生服务站,“社区居民都是湾子里一起拆迁过来的,基本都上有老下有小,有了卫生服务站,很好地解决了老人和小孩就医问题,子女们就算在外上班也放心了。”龙泉街抗疫红色跑楼团成员、优秀志愿者王春玲说。

此次与还建房同步交付的还有两所9班幼儿园,预计可满足540名儿童入园。另外,还有一所24班的龙泉小学(即光谷三十二小)正在抓紧建设。校园内建有教学楼、阅览室、报告厅、艺体楼、餐饮楼、塑胶跑道等,楼内建有一流的体育馆、计算机室、音乐室、美术室和录播室等场所,可完全满足特色化课程建设需要,是一所设计先进、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学校。

据悉,该学校前身何桥小学是一所有着52年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老校,始建于1968年,原名武昌县龙泉镇何桥小学、江夏区龙泉何桥小学。20105月划归东湖高新区,更名为何桥小学。

光谷三十二小计划20209月正式招生,未来可容纳学生1080人,将打造成为东湖高新区现代化的小学,届时社区适龄儿童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交通便利,驾车30分钟可到武汉站

中华大道

龙泉还建社区的选址充分考虑了民生民意,方便居民出行。社区东侧为光谷南北向交通大动脉中华大道光谷三路延长线),驾车中华大道——光谷三路一路向北,沿线途经中华科技产业园、东湖综合保税区、富士康产业园、光电子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现代服务中心、光谷生物城,直抵光谷中心城、光谷公共服务中心、自贸区等区域;驾车沿中华大道——凤凰山街——光谷大道,则可迅速到达藏龙岛、金融港区域以及南三环。

社区南侧为凤莲大道,向西连接南环线(S101省道)和武汉绕城高速(G50沪渝高速),向东连接鄂州凤凰大道;另外,在建的武阳高速公路与凤莲大道有9.6公里共线。

得益于便捷的交通条件,从社区驾车到武汉站约30分钟,到武昌火车站约40分钟,到武汉天河机场、汉口火车站约60分钟。

依山傍湖、环境怡人,还建房变湖景房

北倚龙泉山,南眺牛山湖,凤凰山后湖散落其中龙泉还建社区所在的中华科技产业园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资源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泉山风景区(4A级)在龙泉还建社区约5公里范围内,景区内有号称北有十三陵,南有九王寝的明楚昭王墓群,以及17处文物古迹遗址,包括唐代灵泉寺、明代皇家避暑胜地。

总规划面积217.66平方公里的中华科技园占光谷总面积的42%依托依山傍湖的资源禀赋,旨在打造一座以水为生、以山为魂、以新型服务业为支撑的滨湖生态新城,将对标美国硅谷建设模式,在牛山湖沿岸线建设与生态环境充分融合的研发机构、企业总部等。

为保护好世界级的山水资源,龙泉还建社区(二期)充分发挥地理和环境优势,打造生态型社区。施工过程中,建筑所排放的污水均设置专门沟渠,经格栅沉淀处理后再排入城镇排水管网。小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03%,完全雨水污水分流制,将居民的生活污水全收集集中处理,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湖泊,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龙泉还建社区在规划设计上结合北高南低的地形特点,分为南北两个片区,住宅高低错落,大部分高层住户在家中就能欣赏到烟波浩渺的牛山湖和郁郁葱葱的龙泉山。优秀的生态人居环境,让小区一期荣获武汉市“园林式小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