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长江日报:腾飞 向着更高 更快 更新的目标 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十年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2-08-29 浏览:420

  风卷云舒,波澜壮阔。十年前的2002年8月18日,在新世纪中国民航大重组、大联合的历史机遇中,由中国东方航空公司、武汉市人民政府、民营和高科技企业共同组建的全新航空企业——中国东方航空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十年间,东航武汉公司机队规模从8架增至19架,运营国际国内及地区航线70余条,日航班量达100多个,飞行时间增长2.4倍,运输总周转量增长2倍,旅客运输量增长2.3倍,货邮运输量增长1.5倍;资产总额增长2.2倍,达到23.65亿元;主营收入增长4倍,2011年达到29.79亿元。

  持续优良的安全运营品质、不断优化的品牌服务形象、日益提升的管理创新能力、激情迸发的干部员工队伍……一个以“更高、更快、更新”为核心价值追求,有力支撑国家门户枢纽机场建设的主力型基地航空公司正以昂扬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

  成立之初,公司以中央、地方、民企联合注资方式开创了我国航空企业发展先河。新的股权结构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司奏响了筑牢安全基石,创新企业管理,深化营销改革的三部曲。

  2003年3月28日,经民航总局批准,公司首次开通武汉至泰国曼谷国际航线。2004年,公司相继开通武汉至大阪、清州、大分、马尼拉等国际航线和不定期包机航线。2005年12月18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再次增资对东航武汉公司实现控股,有力推进公司与大东航管理的全面接轨。

  正当新公司面对民航体制改革和航空市场全球化的历史转变,调整发展之际,却遭遇到金融危机、油价高企、激烈市场竞争、飞机和发动机集中维修、多架飞机退租的多重压力。公司的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巨额亏损和极高的资产负债率,使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内外危机叠加的处境中艰难前行。

  公司在困境中不断尝试着调整发展思路,努力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2006年4月,公司开通武汉直飞韩国首尔的航班,首次实现国外驻场运行,并相继开通仁川至青岛、烟台、威海、三亚、海口、桂林、西安、长沙等8条国际航线。当年,公司以不俗的业绩赢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武汉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2007年,公司构筑新的营销体系,全面推进营销一体化建设。在东航总部的协调下,撤并驻外机构,客运营销工作与东航总部营销委业务全面对接。

  2008年,在省市政府和东航总部的大力支持下,东航武汉公司在中部地区率先由武汉直航台北。实现中部地区与宝岛台湾的历史性空中直航联接。

  尽管公司在经营上推出不少举措,但沉重的历史包袱和市场定位的偏移,使公司经营亏损加剧,连年亏损严重挫伤着员工的积极性,公司发展滞后于民航总体水平,公司面临着被“断臂”的生存危机。

  二次创业 激情超越

  2009年初,乘着新东航改革发展的东风,东航武汉公司新的领导班子临危受命,挑起了“立足自身、二次创业、重新启航”的重担。

  公司以“优化、瘦身、激活”为主要措施,以“确保安全、运行顺畅、服务优质、和谐稳定、实现减亏”为基本目标,众志成城打基础、甩包袱、扩运能、调结构、强管理、促和谐、上水平,吹响了绝地反击冲锋号。干部员工们以快人一步的“东航时间”、只争朝夕的“白加黑”“6+1”工作精神,和忘我进取的工作激情,开足马力推进公司又好又快发展。当年,公司完成的运输周转量同比增长47%,经营同比减亏4.15亿元。

  2010年,公司牢牢把握大东航快速提升的机遇,凭着顽强的拼搏精神和高昂的创业激情,打赢“控亏、安全、品牌、基地、改制、发展”六场硬仗,一举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先后开通了日本福冈航线;调整优化30余条航线;启动日本系列包机项目,共执行52班直航日本大阪、静冈等地的包机,产品含金量和产投效能大幅提升;成功增加北京、上海等航班时刻;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努力开辟新市场,实现EMB145机型100%保底补贴运行,大幅降低该机型经营亏损;加快推进成都和柳州两个辅基地建设,形成对湖北武汉航空市场的协同支持,有效扩大航班量和旅客流量。

  2011年,伴随着大东航成功加入全球航空运输联盟之一——天合联盟,东航武汉公司踏上了广阔无垠的发展平台,按照东航总部打造“员工热爱、顾客首选、股东满意、社会信任”的世界一流航空企业的宏伟蓝图,公司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谋求新一轮的超越发展。这一年,公司实现历史最优安全纪录,被评为全国民航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公司经营利润再攀新高,基础管理得到全面提升。“一主两辅”(武汉、成都、柳州)运行模式得到完善,以北京、上海、武汉、广州为节点的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菱形”网络结构得到优化,公司与中国民航大学成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提升公司的管理创新搭建起新的平台。

  公司员工深有感触,从2009年到现在,是公司抢抓机遇、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三年,也是公司发展最快、经营形势最好、改革变化最大的三年。2009年实现减亏4.15亿元、2010年实现利润2.07亿元、2011年实现利润2.55亿元,2012年上半年,公司又创历史同期最佳业绩,实现盈利1.52亿元。三年多来的寒暑变迁,公司经历了由死到生的洗礼、由弱到强的蜕变、由退到进的抉择。在持续提升安全能力、持续提升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的目标指引下,实现了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主营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为加快发展迅速积蓄了速度和力量。

  众志成城 共创辉煌

  回首成长道路,东航武汉公司严格落实法人安全主体责任,以坚强的翅膀承载旅客和客户的重托。大力推进SMS体系建设,升级完善安全管控机制,保持安全平稳态势,各项安全指标一直居于同业前列。员工们用安全丈量着飞行事业的长度,不断增强空地安全保障力度。公司连续五年事故征候万时率为零。

  坚持“倾心服务,以客为尊”的服务理念,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以当今全球最权威的SKYTRAX星级评定为手段,通过“精准、精致、精细、精彩”的服务定位,形成了亲和力互动的服务风格和个性化订制的服务特色。升级改造贵宾室、推出自助值机、实施“站立值机服务”、“微笑天使服务”,打造客舱“靓丽工程”,围绕“视觉、听觉、味觉”,提升旅客的增值服务。独家推出“手持式客舱多媒体娱乐终端设备”、丰富旅客体验;抓好空中餐食提升,旅客由“口服”到“心服”;优秀的国家级服务品牌“凌燕乘务组”,让更多旅客获得更愉悦难忘的出行体验。

  坚持优化航线网络。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主要运营基地,借助大东航航线网络优势,利用武汉中部区位优势,构建“西进北上、南来北往、越洋过海”的网络布局,实现对国内重、热点城市的全覆盖,以及国际及地区航线的不断突破。

  坚持做深做厚国内主线,目前,武汉至上海和北京两地的航班量每日均增至10班左右,并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从日韩台到欧美澳,公司相继开通国际或地区直达及联程航线20余条,成为湖北地区拥有国际航线最多的航空企业,为推进湖北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插上强劲的腾飞翅膀。

    坚持抓好党建工作和群团工作。2010年,东航武汉公司胜利召开第一次党代会。“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党员和党组织的工作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公司党建工作紧扣中心、紧贴基层、紧靠员工。“爱在东航”公益实践、支援抗震救灾及抗旱救灾……公司以实际行动向社会传递着爱心,彰显出中央大型企业应有的担当品质和责任风范。

  公司文化、安全、服务、管理论坛的成功举办,开启了员工思想引领的新境界、新高度;与企业、银行、院校等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使公司发展更富张力和活力;房改、补充医疗、员工疗休养等以人为本的关爱举措,使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十年来,公司获得了多项荣誉。安全、服务、效益、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是湖北省“省级文明单位”和“消费者满意单位”,被授予“湖北航空运输行业龙头企业”称号。涌现出许多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中央企业红旗班组——飞机维修部145车间、全国民航“五一”劳动奖状——客舱部、东航股份公司“工人先锋号”——凌燕乘务示范组;“中央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武汉市劳动模范”蒋飞飞、“全国民航劳动模范”李红玉、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刘钢、周自泉、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蔡慧芳、东航股份公司“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王凌云……这些优秀集体和个人宛如璀璨群星在公司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影响带动全体员工为公司改革发展建功立业。

  “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成为干部员工每年在战略解码会上的铿锵誓词。

  2012年,又一轮巨龙腾飞的年份,举国上下喜迎“十八大”。在湖北省委省政府、东航集团的高度重视下,为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将武汉打造为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2012年4月8日,中国东方航空集团与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签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重组东航武汉公司合作协议,决定将东航武汉公司打造为支撑国家门户枢纽机场建设的主力型基地航空公司。在“十二五”末期,公司机队规模总量将达到30架以上、国际航线不少于20条,公司年旅客运输量将达到700 万人次、年货邮运输量将达到 7万吨。

  展望未来,东航武汉人正以百倍的信心和勇气,迎接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大踏步迈上新的征程。

  按照大东航总体战略部署,在新的五年规划中,东航武汉公司将按照“科学发展、紧抓机遇、人才兴企、转型实践”的发展理念,在“科技引领、市场变革、管理创新、资本运营”四轮驱动下,编织好“市场营销、品牌服务、安全运行、生产保障、员工关爱”五大网络,发扬“锐意进取、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善学善思、踏实肯干、行动高效”的优良作风,以“更高、更快、更新”的价值追求,将公司发展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为将公司缔造成民航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实力、最具盈利能力、最具品牌影响力的航空公司而不懈奋斗!

 

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2-08/18/content_50509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