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武汉发布: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他们都在做同一件值得纪念的事
发布时间:2021-03-06 浏览:528

以下为原文报道:

今天是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58年来,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影响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勇于担当、无私奉献。

风雨也阻挡不了志愿服务的热情。今天,武汉各界用不同的方式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

 

海报制作:魏炜

风雨无阻,三位“中国网事”年度人物同框学雷锋

风雨阻挡不了志愿服务的热情。3月5日是全国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青山区在青和居社区举办“志愿服务我出彩·争当文明好市民”学雷锋志愿服务赶集会活动。

 “中国网事”年度人物们正在现场服务居民。通讯员孙振东 摄

 记者现场发现,青山区近年来涌现出的三名“中国网事”年度网络人物,以及从新沟桥街派出所走出的三名公安二级英模也齐聚青和居,为居民们送服务。青山区委文明办负责人介绍,该区走出三名“中国网事”年度网络人物,在这些好人的引领下,学先进、做先进在青山蔚然成风。

 “中国网事”是新华社2010年推出的多媒体新闻栏目,它是国内首个以基层普通百姓为报道和评选对象,由新华社记者走访基层挖掘感人故事,不同机构推荐候选人,发动网民通过新媒体方式进行线上、线下评选并举办年度颁奖典礼的公益品牌活动。

 全国最美志愿者、新沟桥街蒋家墩社区残疾人协理员杜诚诚是“中国网事·感动2017”年度网络人物,被网友称为“光明使者”。12年前,杜诚诚因病导致左腿高位截肢,她不但没有倒下,反而通过为盲人讲电影的方式,用声音传递爱。十多年来,她义务为盲人讲电影200余场,为80多部电影写下近百万字解说词,现场受益盲人累计达1万人次,网络直播累计观众30余万人。

 2019年3月25日,青山区华荣机电市场突发大火,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青山中队特勤班班长张晓明带领2名队员,将1名75岁瘫痪在床的奶奶救出,他还“四进四出”把14个液化气钢瓶抱出火场,及时化解险情。新华社、央视、人民网等数十家媒体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称他为“新一代的抱火哥”。张晓明荣获“中国网事·感动2019”年度网络人物。

 青山区钢花小学的音乐教师华雨辰是“中国网事·感动2020”年度网络人物。去年,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抗疫志愿服务。80多天里,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搬运抗疫物资、值守卡点测温、在方舱医院播音,她也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三八红旗手、全国百名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等称号。

 青山区委文明办负责人介绍,从2017年起,青山区连续5年在全区实施“铸魂工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风尚,打造精神文明高地,探索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机制。今年,全区正在开展以争做“好当家、好街坊、好员工、好学生、好市民”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引领“五好”创建活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覃柳玮 通讯员潘会平 彭亚楠)

 光谷三大园区联动,学雷锋纪念日”献血近9万毫升

3月5日是全国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献血车分别开进武汉高科集团医疗器械园、生物创新园和生物医药园,三大园区的316位爱心人士集体献血,献血总量近9万毫升。

 园区爱心员工雨中排队等候献血。通讯员供图

 早上9时许,尽管还下着小雨,献血车外的雨棚中已经坐满了等待献血的员工,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完成填表、体检等准备工作。

 38岁的李昆鹏已献血4次,妻子和妹妹在他的影响下都献过血。为了保证血液合格,他三年来坚持锻炼身体,“自己健康才能献血救人,会一直坚持下去。”

园区爱心员工参与献血践行雷锋精神。通讯员供图

“今年46岁,还能献血14年”,自1998年首次献血至今,武汉高科医疗器械园的员工洪光累计捐献全血与成分血共计21次,并曾获得过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谈及印象最深的一次献血经历,洪光回忆,去年武汉解封没多久,不少人赶去献血,其中也有他,“挽起袖子就可以帮助他人,这是最简单的公益行为。”

余波作为活动发起者和组织者,率先坐上采血椅。通讯员供图

“雷锋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种精神,更应该是行善助人的动力”,高科医疗器械园董事长兼总经理余波带头献血,作为此次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他表示,今后会定期献血。他介绍,高科集团医疗器械园拥有丰富的健康产业资源,很多员工对献血有一定了解,参与热情很高,此次,就有四百多人报名。考虑到防控需要,筛选了部分人参加活动,今后,园区会定期举办类似活动,“让每一天都是学雷锋日”。

武汉血液中心招募科副主任王丹介绍,目前,全市每天约需要800人参与献血,才能充分保障临床血液供应,他呼吁更多爱心企业能够践行雷锋精神,为临床患者出一份力。(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刘晨玮 实习生吕雯婧 通讯员周健)

学雷锋日,这所小学邀请兵哥哥、兵姐姐上最燃思政课

3月5日“学雷锋日”,青山区钢城十二小邀请千里之外战略支援某部的兵哥哥、兵姐姐,以网络连线方式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

 兵姐姐向孩子们讲述军营生活。通讯员刘锦 摄

“一声令下,大家在茂盛的草地上以最快速度拼命往前爬。眼前的蚂蚁、瓢虫在草根里穿梭,绿色的长腿蚂蚱在草尖上跳跃。如果碰到离地仅40厘米高的铁丝网,帽子和衣服会被刮掉和挂破……”网络那头来自军校的兵姐姐讲述军纪如铁、意志如钢的训练生活,网络这头的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眼角闪烁着泪花。

钢城十二小举办雷锋主题思政课。通讯员刘锦 摄

面对屏幕前的武汉小学生们,这名兵姐姐也倍感亲切,2020年,她作为武汉一名高三学生,也经历了疫情的大考,经历网上课堂学习,毅然选择从军,成为武汉市青山区2020届唯一考入军校的女军人。她说,从娇生惯养的女孩子蜕变成吃苦耐劳、闻令而动的军人,从此肩上多了一道杠,多了一份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携笔从戎,保家卫国,不懈怠,不停滞,不犹豫,不后悔!

 孩子们爱国崇军之情油然而生。通讯员刘锦摄

 思政课上,兵哥哥、兵姐姐向孩子们分享了军营生活,讲述了戍边英雄事迹和党史小故事,点燃了孩子们爱国崇军的热情。

 钢城十二小501中队的少先队员们自编舞蹈《兵娃娃》,向英雄致敬,表达了自己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的决心。

 该校校长高良刚说,今年正逢建党百年,在学雷锋日到来之际,军校大学生和武汉小学生手牵手,郑州、武汉两地网上连线云直播授课,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军人故事、英雄故事、党史小故事的背后,展现出的是军人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和英勇无畏。举办本次活动旨在教育引导小学生们树立远大志向,增强使命担当,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家国情怀。(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郭丽霞 通讯员夏南都 崔静楠)

雷锋叔叔”来了!育才二小用“微爱”传承雷锋精神

“‘雷锋叔叔'来了!”今天是全国第58个学雷锋纪念日,由武汉市文联定制,武汉泥塑非遗传承人胡作林率徒4人历时10余天制作完成的一尊玻璃钢仿铜半身雷锋雕像“落户”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

 

“雷锋叔叔”来了。 记者向洁 摄

 被誉为“江城八怪”之一的非遗传承人胡作林从事雕塑艺术30多年,在民间艺术界颇有影响,其作品多次在省市乃至世界各国重大活动中展出。近10年来,他先后制作了13尊雷锋雕像赠送给学校。

 “这尊雷锋雕像高85厘米、宽55厘米,重约20公斤。(要制作它)第一步,要先扎骨架,用木料做一个比这个小的架子……”胡作林耐心地向师生们讲解雕像的工艺制作程序,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他说雷锋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将这尊雕像送到学校是希望孩子们能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

非遗传承人胡作林讲解雕像的制作细节。 记者向洁 摄

当天,育才二小组织开展了“与‘微爱'同行 以雷锋精神建功新时代”的主题活动,以期学生向上向善,争做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的好少年,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

该校优秀党员教师杜晓燕讲述了身边的党团员教师坚持用实际行动,生动阐释雷锋精神的志愿服务故事:该校立德校区的党员教师何京勇为行动不便的86岁退休教师孙伟英送饭菜,一送就是15年。今年,已到退休年龄的何京勇将这支“爱心接力棒”又交到了党员教师向学军的手中;在惠济校区,在邓芳和刘红霞老师的倡议下,一群女教师自发组成“爱心妈妈团”,建立了“爱心援助群”,从2017年起,先后多次为武汉市福利院的残疾儿童捐献生活用品和文具,给孩子们送去爱的温暖;得知惠中社区有个专门为劳动街残障智障特殊人员开设的“阳光小屋”,从2018年3月5日起,学校青年教师志愿者们开展定点助残行动,每周一和周三,到阳光小屋陪残障人士做游戏,“同上一节课”,用温暖与爱呵护他们的心。

育才二小“微爱”志愿者服务队面向全体师生发出倡议。记者向洁 摄

在场的学生们被老师分享的“微爱”故事深深感染。

“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有张定宇爷爷,是新时代‘活雷锋'的最好代表。”该校三(3)班学生周俊辰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张定宇爷爷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当谈到武汉战疫中为什么会那么奋不顾身时,张定宇爷爷告诉他,他们那代人都是读《雷锋日记》长大的。雷锋有句话影响了他一辈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张定宇爷爷说,能够被需要是一种幸福,能够帮助别人更是一种幸福!所以,他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班级、在学校,在社区,在社会,像雷锋叔叔那样,做一颗平凡却闪耀着光芒的螺丝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向洁 通讯员郑波)

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手把手教老人立遗嘱

“我老伴已去世,没有子女,我想把财产赠给姨侄女,我该怎么办?”3月5日,一名老人,撑着雨伞前往武汉市蔡甸区莲花湖亲水平台,向在此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法援律师求助。律师给她作了详细解答。

学雷锋志愿队队员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通讯员王伶俐 摄

当天,蔡甸区司法局在该区莲花湖亲水平台举办“学习雷锋好榜样,我为群众办实事”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该局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师王桂兰与吴名莎在咨询台前值守。

两位法援律师了解到老人今年70岁,一人独居。法援律师叮属老人保重身体,告诉老人,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她可用立遗嘱的方式把财产赠给自己的姨侄女。“可以自书遗嘱,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书遗嘱,还可以立下打印遗嘱或录音遗嘱;在紧急情况下,立口头遗嘱也行。”

稍后,就立遗嘱应注意的各种细节问题,两位法援律师特意给老人作了详细讲解。

 据了解,当天,蔡甸区司法局学雷锋志愿服务队队员除解答群众提出各种的法律问题外,还向群众宣传普及《宪法》与《民法典》知识,并向群众发放《民法典》普法宣传资料300多份。(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陈奇雄 夏晶 通讯员王伶俐)

公交志愿者冒雨进社区服务市民

“这样我就能随时查询公交车到站信息,按点出门了,太方便了。”3月5日上午,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服务中心门前,市民陈女士在公交志愿者的帮助下,学会了手机查公交信息,非常高兴。当天上午,公交六公司组织8名公交志愿者来到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参与青山区学雷锋志愿服务赶集会。

 活动现场。通讯员涂举学 摄

 现场,志愿者们手把手教居民运用手机查询公交到站时间。在志愿者制作的“文明乘车趣味知识填字”板报前,市民在填字游戏中学到了文明乘车与防疫知识等。(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郭佳 通讯员杨金荣 涂举学 魏新波)

非遗传承人耗时4个半月雕刻而成,武汉这所小学获赠雷锋雕像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当天上午,一尊汉白玉雷锋半身雕像在江汉区大兴路小学揭幕。这座雕像由武汉市汉派石雕非遗传承人安力耗时4个半月完成。大兴路小学学生为雷锋像戴上红领巾、行礼致敬。

 大兴路小学雷锋像。记者 许魏巍 摄

这尊雷锋雕像高70厘米、宽46厘米、厚26厘米,重150斤,置于该校“雷锋主题馆”内一座螺丝钉造型的展示台上。安力介绍,他收集了大概五六十张雷锋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照片,希望能够让公众认识一个真实的雷锋。“将雕像赠送给大兴路小学,也是希望小朋友们能更好地学习雷锋精神。”

大兴路小学学生向雷锋像行礼致敬。记者 许魏巍 摄

在捐赠仪式上,师生通过观看一段视频重温了雷锋与武汉的故事,校外辅导员、武汉雷锋陈列馆馆长黄德宝讲述了和雷锋有关的故事。大兴路小学是我市第一所青少年学雷锋实践基地,2012年来,该校每年都会评出一批“锋”范少年,并给一批具有雷锋精神的教师颁奖。2017年,该校建成“雷锋主题馆”,将雷锋生平事迹、雷锋徽章等藏品收纳其中,供师生参观学习。如今,学校学生学雷锋已蔚然成风,雷锋精神已渗透到师生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

大兴路小学学生为雷锋像戴上红领巾。记者 许魏巍 摄

“我们永远怀念雷锋,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大兴路小学校长王继承说,该校师生将如安力雕刻雷锋像一样用心、用情,将雷锋精神薪火相传。“面对这尊雕像,我对雷锋叔叔肃然起敬。”大兴路小学五(1)班学生童照然说,他学习雷锋的事迹,被雷锋精神感动,也想和雷锋叔叔一样,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把每件事做好。六年级学生李子涵说:“我们要学习雷锋叔叔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更要学习他的锐意进取和积极乐观,在学习上我们也要有钻研和刻苦的精神。”(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刘嘉 通讯员宋骥 陈婵珊)

以书会友,

两校孩子们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理解

3月5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结合劳动教育和感恩教育,开展“学雷锋,勤行动”主题系列活动。

爱心书籍捐赠仪式。通讯员周峰摄

开学以来,各班利用班会时间学习雷锋的故事,观看雷锋的电影。少年队员们在一个个小故事中,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立志向他学习。同学们在课余时间整理书柜,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打扫书架的过程中,大家完成另一项任务,挑选一批图文并茂的书籍,捐赠给远城区的小朋友。

 “学雷锋,勤行动”主题活动。通讯员周峰摄

3月3日下午,40名学生代表来到位于武术之乡的蔡甸区张湾中心小学,将3188本爱心书籍赠送给这里的学生。捐赠仪式上,两校同学一起玩游戏、交流读书心得、共同学习武术。三角湖小学副大队长吴佳孺同学说:“希望我选的3本图书能够带给张湾中心小学的小朋友环游世界的勇气,无惧未来的挑战。”回到学校后,孩子们将自己的感悟制作成精美的手抄报。

来自张湾中心小学的回信。通讯员周峰摄

3月5日,孩子们收到了来自张湾中心小学学生的来信,一摞摞洁白的信纸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他们的心声,也见证了两校的友谊。大队辅导员彭挺娟说:“每个时代对雷锋精神的解读都不一样,对少先队员来说雷锋精神就是‘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这次学雷锋系列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喜悦,对雷锋精神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黄妍妍 谢晓雨)

列车上,他们都在学雷锋

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为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精神,这两天武汉客运段在各次列车上开展“学雷锋纪念日”活动。

在武汉开往深圳北的G77次列车上,列车长朱盛娇提前把讲述雷锋事迹和精神的画报张贴在列车上,向旅客们讲述;在武汉开往北京西的G516次列车上,列车长周杰组织列车员为车内旅客提供口罩;在武汉开往黄冈东的C5613次列车上,乘务员谢康平通过图片向大家介绍雷锋事迹,并与旅客交流感受。(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王谦 通讯员刘娟 黄洁摄影报道)

来源 | 综合长江日报-长江网、武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