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长江日报:打造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重要功能区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开园 武汉“光芯屏端网”延伸到黄冈
发布时间:2021-07-13 浏览:545

长江日报:打造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重要功能区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开园 武汉“光芯屏端网”延伸到黄冈

以下为报道原文:

规划建设全面参考光谷,借鉴招商引资体系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高新技术孵化器已全部 完工并投用,规划、建设全面参考光谷先进经验

投资 2.1 亿元,含标准厂房、研发办公楼、 青年公寓、餐饮中心及配套设施;在公共服务 中心旁的广场上,竖立着微缩版的“光谷星河” 雕塑

借鉴东湖高新区招商引资体系,实行“因企施 策”,为投资创业者提供热情高效的服务

已落户10余项目,产品30分钟到武汉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已引进落户10余个项目, 总投资逾40亿元

由华星光电配套企业投资1.5亿元建设的优达 光电材料项目已建成投产,生产的OCA光学胶通过 武鄂高速公路30分钟就能到达武汉华星光电

TCL 环境资源处理项目建成后处置总能力达 14万吨/年,将为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京东方等重 大项目提供配套服务

携手武大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 局、武汉高科集团签订协议,共建“黄冈(光谷)科技创 新中心”

与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分别签 订“科技创新孵化”协议。

一场项目路演,吸引了15 家武汉市科技型企业代 表、100家黄冈市科技型企业代表及相关创投机构代表 踊跃参加

长江日报:《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开园 9城同兴 武汉光芯屏端网延伸到黄冈》

以下为报道原文: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进一步提速。7月12日,由武汉东湖高新区、黄冈市合作共建的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正式开园,未来将承接东湖科学城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位于黄冈市黄州区主城区以北、黄鄂高速公路以南区域,总规划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是武汉市、黄冈市落实省委“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谋实推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今年5月,武汉城市圈首次联席会上提出,未来3年武汉城市圈将打造包括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在内的“十大”示范工程。

根据共建协议要求,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直属国有企业武汉高科集团和黄冈高新区管委会国有企业黄冈高投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武汉光谷黄冈科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光谷黄冈创投公司作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土地开发整理、国有资产经营、经营性项目开发主体,负责对园区内的土地进行收储,对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

■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借鉴光谷招商引资体系

为打造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首个对外形象展示、产业招商服务、企业成果转化平台,2019年底,园区起步区一期——投资2.1亿元的高新技术孵化器破土动工,含标准厂房、研发办公楼、青年公寓、餐饮中心及配套设施。

目前,高新技术孵化器已全部完工并投用,规划、建设全面参考光谷先进经验,细节处处闪耀着光谷元素。    

在公共服务中心旁的广场上,竖立着微缩版的“光谷星河”雕塑,揭示了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与“武汉·中国光谷”的紧密联系。公共服务中心大楼对面,是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运动馆,篮球场、排球场、器械区、瑜伽房和淋浴间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园区青年公寓则全部配备智能锁具,公寓管理、水电费缴纳未来也将实现线上办理。

据介绍,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起步区二期预计于今年四季度开工建设。二期项目用地紧邻一期,建设内容包含高端研发办公、创意孵化、公共服务配套等功能。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将立足黄冈市出台的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并借鉴东湖高新区招商引资体系,实行“因企施策”,为投资创业者提供热情高效的服务。

光谷黄冈创投公司负责人介绍,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将高新技术孵化器项目及周边打造成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品质高端、创业氛围浓厚的高新技术孵化基地,进一步激发光谷、黄冈两地协同发展新活力,为深化园区共建合作探索新道路、创造新经验、提供新样板。

■ 武汉“光芯屏端网”延伸到黄冈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园区将紧紧抓住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依托光谷政策、产业、资本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结合黄冈市区资源和产业基础,发挥黄冈市交通区位优势,积极对接、承接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外溢产业,重点聚焦光通信(5G)、智能终端、新能源与环保装备、文化创意等细分产业链,围绕光谷龙头企业配套领域实行精准、专业招商,配套武汉主导产业链。

截至目前,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已引进落户10余个项目,总投资逾40亿元。其中,由华星光电配套企业投资1.5亿元建设的优达光电材料项目已建成投产,生产的OCA光学胶通过武鄂高速公路30分钟就能到达武汉华星光电。TCL环境资源处理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规划用地达200亩,建成后处置总能力达14万吨/年,将为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京东方等重大项目提供配套服务。今年4月签约落户的墨马云创直播基地,将孵化本土网络直播博主,“掘金”网红经济。

开园当日,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与湖北墨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镇江太迪电子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签订了入孵协议。

根据规划,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建成后将实现企业总收入500亿元,形成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完整、产业集聚初显的科技新城,成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园、省级产业转移示范区、省级重点产业配套协作区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移首选地,助推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

■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携手武大科技园、华中科大科技园推进科技创新

12日上午,在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光谷青桐汇举办项目路演,吸引了15家武汉市科技型企业代表、100家黄冈市科技型企业代表及相关创投机构代表踊跃参加。

光谷青桐汇自2013年至今已累计举办了100多期,成为华中地区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创业学习、交流、交易平台。一大批独角兽企业通过该平台被发现、投资并获得快速成长。

在当天的开园仪式上,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还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局、武汉高科集团签订协议,共建“黄冈(光谷)科技创新中心”;与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分别签订“科技创新孵化”协议。

(长江日报记者陈卫东 通讯员郭强)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打造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重要功能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开园

以下为报道原文:

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进一步提速。7月12日,由武汉东湖高新区、黄冈市合作共建的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正式开园,未来将承接东湖科学城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产业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位于黄冈市黄州区主城区以北、黄鄂高速公路以南区域,总规划用地面积25平方公里,是武汉市、黄冈市落实省委“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谋实推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今年5月,武汉城市圈首次联席会上提出,未来3年武汉城市圈将打造包括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在内的“十大”示范工程。

根据共建协议要求,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直属国有企业武汉高科集团和黄冈高新区管委会国有企业黄冈高投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了武汉光谷黄冈科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光谷黄冈创投公司作为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土地开发整理、国有资产经营、经营性项目开发主体,负责对园区内的土地进行收储,对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软硬件条件媲美光谷,借鉴光谷招商引资体系

为打造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首个对外形象展示、产业招商服务、企业成果转化平台,2019年底,园区起步区一期——投资2.1亿元的高新技术孵化器破土动工,含标准厂房、研发办公楼、青年公寓、餐饮中心及配套设施。

目前,高新技术孵化器已全部完工并投用,规划、建设全面参考光谷先进经验,细节处处闪耀着光谷元素。

在公共服务中心旁的广场上,树立着微缩版的“光谷星河”雕塑,揭示了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与“武汉·中国光谷”的紧密联系。公共服务中心大楼对面,是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运动馆,篮球场、排球场、器械区、瑜伽房和淋浴间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园区青年公寓则全部配备智能锁具,公寓管理、水电费缴纳未来也将实现线上办理。

据介绍,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起步区二期预计于今年四季度开工建设。二期项目用地紧邻一期,建设内容包含高端研发办公、创意孵化、公共服务配套等功能。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将立足黄冈市出台的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并借鉴东湖高新区招商引资体系,实行“因企施策”,为投资创业者提供热情高效的服务。

光谷黄冈创投公司负责人介绍,将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时间,将高新技术孵化器项目及周边打造成环境优美、配套完善、品质高端、创业氛围浓厚的高新技术孵化基地,进一步激发光谷、黄冈两地协同发展新活力,为深化园区共建合作探索新道路、创造新经验、提供新样板。

武汉“光芯屏端网”延伸到黄冈,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已落户10余项目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园区将紧紧抓住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战略机遇,主动融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依托光谷政策、产业、资本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结合黄冈市区资源和产业基础,发挥黄冈市交通区位优势,积极对接、承接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外溢产业,重点聚焦光通信(5G)、智能终端、新能源与环保装备、文化创意等细分产业链,围绕光谷龙头企业配套领域实行精准、专业招商,配套武汉主导产业链。

截至目前,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已引进落户10余个项目,总投资逾40亿元。其中,由华星光电配套企业投资1.5亿元建设的优达光电材料项目已建成投产,生产的OCA光学胶通过武鄂高速公路30分钟就能到达武汉华星光电。TCL环境资源处理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规划用地达200亩,建成后处置总能力达14万吨/年,将为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京东方等重大项目提供配套服务。今年4月签约落户的墨马云创直播基地,将孵化本土网络直播博主,“掘金”网红经济。

开园当日,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与湖北墨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镇江太迪电子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签订了入孵协议。

根据规划,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建成后将实现企业总收入500亿元,形成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完整、产业集聚初显的科技新城,成为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园、省级产业转移示范区、省级重点产业配套协作区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转移首选地,助推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携手武大科技园、华工科技园推进科技创新

12日上午,在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光谷青桐汇举办项目路演,吸引了15家武汉市科技型企业代表、100家黄冈市科技型企业代表及相关创投机构代表踊跃参加。

光谷青桐汇自2013年至今已累计举办了100多期,成为华中地区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创业学习、交流、交易平台。一大批独角兽企业通过该平台被发现、投资并获得快速成长。

在当天的开园仪式上,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还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局、武汉高科集团签订协议,共建“黄冈(光谷)科技创新中心”;与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分别签订“科技创新孵化”协议。

(长江日报记者 陈卫东 通讯员 郭强)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光谷与黄冈携手,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冈功能区启动》

以下为报道原文:

7月12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冈功能区启动。这是黄冈深度参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向东迈进的实际成效。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联动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区、江夏区,辐射带动鄂州、黄石、黄冈、咸宁,打造“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梯度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旨在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总体布局,引领带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及全省全域高质量发展。

现场,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与黄冈市人民政府签订《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光谷联合建设黄冈(光谷)科技创新中心;在黄冈联合建设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推进双方产业对接。此外,还将联合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人才互动交流。

同时,一批项目相继签约。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武汉智能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在黄冈设立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工程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与当地企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黄冈(光谷)科创中心成立,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分别在黄冈设立分园。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孵化器开园,一批创新企业签约入孵。

光谷与黄冈共建园区、协同创新由来已久。早在2016年,双方便合作设立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截至目前,已引进落户10余个项目,总投资逾40亿元,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一批重大产业配套项目相继落户。

下一步,光谷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入开展园区对接、产业联动、梯度转移,推动两地发展要素和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努力构建区域合作与互动发展格局,推动光谷科创大走廊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同城化融合发展。

(通讯员 康鹏)

长江云客户端:设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黄冈跑步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

以下为报道原文:

7月12日,黄冈市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印发《黄冈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以下简称《方案》),全面开启科技强市、跑步融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新征程。

会议提出,到2023年,黄冈将累计建成3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培养20名专业技术转移人才,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65亿元,转移转化各类科技成果120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任务。

组建黄冈(光谷)科技创新中心

《方案》提出,将在东湖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租赁场所,建设黄冈(光谷)科技创新中心,打造黄冈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桥头堡。引进一批注册地在黄冈的初创型企业到中心孵化,引进一批黄冈市企业研发机构到中心落户,推荐一批武汉市出孵入园项目到黄冈加速转化,形成研发孵化在武汉、加速落地在黄冈的联动发展新格局。

据悉,2021年,黄冈(光谷)科技创新中心将正式挂牌运营,入驻孵化企业5家,落户企业研发中心1个,引进武汉市各类出孵入园落户黄冈项目1个。力争到2023年,中心入驻孵化企业30家,落户企业研发中心5个,引进武汉市各类出孵入园落户黄冈项目20个。

建立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黄冈分平台

《方案》提出,依托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设立武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黄冈分平台,打造“互联网+技术转移服务”新模式。

据介绍,黄冈分平台将综合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精准匹配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建立网络技术需求库、科技成果库、技术专家库、服务机构库,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化服务能力。

建设技术转移专业服务机构

《方案》提出,将引进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在黄冈设立分支机构,推动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据悉,2021年,黄冈市区将引进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成立黄冈分公司挂牌运营。力争到2023年,有条件的县(市、区)至少有1家技术转移机构运营,全市建成3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全面提升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规范化能力和水平。

此外,黄冈市还将着力培育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2021年,实现重点县(市、区)技术经纪人全覆盖;力争到2023年,每个县(市、区)拥有1-2名技术经纪人。

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

《方案》提出,2021年,促成湖北祥云集团与武汉工程大学共建湖北磷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李时珍医药集团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共建湖北蕲艾产业技术研究院。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市重点产业和县(市、区)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两个全覆盖。

此外,还将引进武汉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研院)在黄成立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打造“研发在高校、小试在产研院、中试放大在黄冈”的成果转化新机制。2021年,促成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武汉智能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分别在市区产业园区设立协同创新中心。到2023年,力争我市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产业与武汉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工研院)建立协同创新合作机制。

设立首期1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方案》提出,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和撬动作用,设立首期规模为1亿元的黄冈市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重点对高校科研院所科研团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出孵入园产业化项目等进行投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产业园区的投资平台进行项目跟投。

创新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和跟踪服务机制

据悉,黄冈市还将创新科技成果供需对接机制,该市将联合武汉市科技局、东湖高新区、湖北省技术交易所等单位,每年举办“联百校 转千果”“青桐汇”等大型对接活动1-2场次;围绕主导产业,各县(市、区)每年至少举办一场科技成果转化专场对接活动。

此外,黄冈市还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跟踪服务机制,及时收集各类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信息,分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安排专人全过程跟踪项目推进,及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确保项目落地见效。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骞 周航川 实习生 唐格威 责任编辑 李小涵)

长江云客户端:《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深入学讲话 奋进建支点 | 光谷科创大走廊黄冈功能区正式启动》

 以下为报道原文:

7月12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冈功能区正式启动,这是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向东迈进的实际成效,来看报道。

启动仪式上,作为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冈功能区的核心载体——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迎来了两位重量级的“智囊团”加入——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和武汉智能装备研究院。未来,这两个科研机构将在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设立分支,促进武汉的科技资源向东辐射。

武汉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杨凯:“研发和小试中试在研究院,那么放大和产业化就放在黄冈对接当地的产业。双方进行这种产学研用的高度衔接,能够把我们双方强的优势加以结合,促进成果的转化落地,更多地是纸变钱,我们前期遴选了接近10多个左右的项目。”

这样的产学研互动,未来,将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冈功能区形成常态。按照协议,未来五年,黄冈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将在平台建设、人才互动、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完成这六大重点任务。

更多维度的科研合作,还体现在与高校的资源对接上。启动仪式上,黄冈祥云集团、李时珍医药集团,分别与武汉工程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签约共建技术研究院,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还与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签订了“科技创新孵化”协议,以此为基础,黄冈将在光谷建设离岸科创中心。

武汉大学科技园董事、副总经理龚翔蓝:“我们希望将来适合黄冈本地发展的,资源禀赋匹配到黄冈的企业,能够在适合它的土壤里面扩大规模,在武大科技园孵化,但是在黄冈产业园能够产业化规模化。”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旻:“在光谷设立我们黄冈的离岸科创中心,这样实现我们企业尤其是创新型初创的企业,它的注册在黄冈,把孵化放在光谷,同时两三年孵化完毕业以后,再回到我们黄冈来进行加速。”

当前,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正联动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区、江夏区,带动鄂州市、黄石市、黄冈市、咸宁市四个功能区加速协同创新发展,力争到2035年,建成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枢纽。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悦 刘骞 周航川 张龙 黄冈台 责任编辑 徐珊珊)

长江云客户端:《9个项目签约!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冈功能区迎来开门红

 以下为报道原文:

7月12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黄冈功能区启动。这是黄冈深度参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向东迈进的实际成效。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联动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区、江夏区,辐射带动鄂州、黄石、黄冈、咸宁,打造“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梯度科技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旨在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和产业发展制高点,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总体布局,引领带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及全省全域高质量发展。

在今天光谷科创大走廊黄冈功能区启动现场,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与黄冈市人民政府签订《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光谷联合建设黄冈(光谷)科技创新中心;在黄冈联合建设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推进双方产业对接。此外,还将联合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人才互动交流。

同时,9个项目相继签约。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武汉智能装备工业技术研究院在黄冈设立协同创新中心。武汉工程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与当地企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黄冈(光谷)科创中心成立,武汉大学科技园、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分别在黄冈设立分园。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孵化器开园,一批创新企业签约入孵。

12日上午,“联百校 转千果”走进黄冈活动在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举行。在活动中,科峰传动、祥云集团等5家企业现场发榜,公布“智能精密减速器关键技术研究”“ 磷石膏高效资源化利用产业化技术”等5项技术需求,武汉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抢单应标。截至活动结束时,5项需求已与武汉理工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研究所、武汉纺织大学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同时,已举办100多期、华中最有品牌影响力的创业活动——“光谷青桐汇”走进黄冈,举办项目路演,吸引了15家武汉科技企业代表、100家黄冈科技企业代表及相关创投机构代表参加。

光谷与黄冈共建园区、协同创新由来已久。早在2016年,双方便合作设立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截至目前,已引进落户10余个项目,总投资逾40亿元,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一批重大产业配套项目相继落户。

下一步,黄冈和光谷两地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入开展园区对接、产业联动、梯度转移,推动两地发展要素和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努力构建区域合作与互动发展格局,推动光谷科创大走廊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同城化融合发展。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李悦 刘骞 张龙 周航川 实习 胡岳诗童 通讯员 康鹏 李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