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谷“资本特区”建设初见成效
中国光谷“资本特区”建设初见成效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2011年6月,湖北省、武汉市决策在东湖高新区暨中国光谷打造光谷资本特区,构建科技金融创新体系,以科技金融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启动以来,东湖高新区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原则,从加大政策引导、完善市场体系、集聚金融资源、推动金融创新、服务科技企业等五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加大政策引导
密集出台一批新政策,形成23项政策组成的政策支撑体系,重点支持科技支行、天使投资、融资租赁、要素市场等金融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服务。通过编印政策汇编、工作简报,以及利用大型会议、网络、媒体等各类方式进行政策宣传,省市及国内主流媒体发布新闻稿数十篇。2012年,东湖高新区财政预算安排超过3亿元资金,专项用于政策性补贴和风险补偿。
二、完善市场体系
资本大厦一期启用,7家交易所、30余家配套服务机构入驻运营。光谷金融超市投融资对接服务走上正轨。成立“民间资本服务中心”,规范引导民间资本的投资和退出。设立湖北省专利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与8家银行签订103亿元的专利权质押授信协议。启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广信用产品和信用贷款。成立企业信用促进会,建立覆盖科技企业的信息数据系统,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开发和论证。加快地方资本市场建设,新设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农畜产品交易所、金融资产交易所,区内要素市场达到7家。
三、集聚金融资源
设立首期2亿元高新区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2011年新增投资机构40多家,过百亿元的国开光谷产业发展基金、国开湖北(武汉城市圈)建设发展基金和武汉循环产业基金落户高新区。新增湖北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汉口银行光谷支行升级为光谷分行,交通银行科技支行开业。新增华西证券和民生证券营业部,30多家券商在高新区开展业务。长江财产保险公司总部落户高新区。担保公司总数达到9家,2011年全区中小企业累计获得担保贷款超过60亿元。4家小额贷款公司正式开业,8家正在审批中,全区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近15亿元。
四、推动金融创新
截止2011年末,示范区企业贷款余额682.37亿元,同比增长36.3%,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速20.32个百分点。2011年实现创新融资超过110亿元。主要包括投贷联动、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以及信用贷款、信托融资、融资租赁等。推广中小企业集合贷款、集合债券、集合租赁、集合票据、集合信托等集合融资产品。2011年完成5.3亿元中小企业集合贷款,支持企业26家。
五、服务科技企业
联合各园区、金融机构、中介机构、金融超市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活动。2011年组织各类融资对接会、创投论坛22次,组织20多场新三板培训会,参会企业和金融机构超过1000家次。高新区上市公司达到31家,利用资本市场累计融资370.22亿元。2011年度,3家企业创业板成功上市,3家上市申请证监会受理,2家筹备海外上市。3家上市公司完成再融资,募集资金17.38亿元。40家企业与券商签订“新三板”辅导协议。引导境内外社会资本投资高新区,高新区企业获得股权投入超过45亿元。
详情请看:http://cjmp.cnhan.com/cjrb/html/2012-04/24/content_4994728.htm